读完书就忘?如何让自己读书不白读?

不知道你有过这些经历没?

看完一本书后,觉得写得好。但是问你哪里写得好?这本书讲了什么?你一个字都答不出来。

又或者,你看完书之后,会记很多笔记,但是书里的知识点太多,你没有办法全部掌握。如果没掌握,就会陷入焦虑,越焦虑,学习效率就越低,直到最后放弃。

都花了时间认真做了阅读,如果能把读到的书,像写入计算机一样地录入大脑,过目不忘,该有多好?

读完这篇文章,你就能知道,什么才是「有效学习」。

看完这3个方法,你会感觉之前的书都白读了

为什么很多学习都是无效的?

在一些读书相关的书籍、文章、课程里,会教你各种读书法,比如跳读、扫读、从头到尾读。读完后,你觉得这本书给你留下了什么?可能是心得、感悟、启发、一个有效的方法。然后呢?放在以前,我在读完一本书后就发条动态,然后做其他事了。

等到我真的需要去论证什么道理时,我才能联想到,之前这本书里好像讲过类似的概念,然后再去过一遍书里的观点和案例,然后再进行处理和表达。

在上周之前,这种学习和写东西的状态一直在持续。这样的状态其实对我来说,就是无效学习。因为真正在我需要用到的时候,我不知道这个知识在哪儿,具体说了什么,还需要去翻看原书,更严重的话,我都不记得自己是在哪里学到过类似的知识。

那什么是有效学习?

费孝通在《乡土中国》里,把「学习」二字拆分开来说。

所谓的「学」,就是出生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做模型,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。

所谓的「习」,指的是反复地做,靠时间来磨练,直到习惯于一种新的做法。

简单来说就是,学习的过程,是自我改造的过程。如果学习后,自己没有做出任何改变。那么学习是无效的。人会忘,手会生,通过学习完成自我改变后,还要持续地练习,才能巩固自己的学习。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。

学习学习,先有学,再有习。这篇文章无法同时讲清楚学和习,但我尽量讲清楚如何「学」好,起码你能在看完之后,能够运用这个方法去尝试进行有效阅读。

如何做到有效阅读?

结合 Lachel 先生的方法,我做了一些调整,整理为「记录-连接-处理」三个步骤。

1、记录:关键概念

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,常常会陷入到具体的案例和故事里。也许你能从中获得阅读的愉悦,但是在你读完后一周,你可能还会想起当时那个故事,但你可能会忘记,当初作者为什么要讲那个故事。

这里的核心问题就在于,你没有去关注书中关键的概念。

什么是概念?

概念是人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。比如一提到「鸟」,你就会想到有翅膀、有羽毛、尖嘴、能飞的生物。「鸟」就是一个概念,写入在你的大脑里。

看书、学新词的目的,就是获取你之前不知道的概念,然后映射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、现象和规律。

读书的时候,我们也需要去找到那个关键概念。我之前在《内卷是个局,打工人和创业者应该如何破解?》中写过这几段话。

采铜在《精进3》中说,外在动机使人趋势同化,而内在动机能促成人的多样化。

采铜曾经从名企裸辞职后写书,一年里没有任何收入,第一次写书,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麻烦。他觉得,只要能通过写的书帮助一些年轻人变得更好,哪怕只有几十个读者因此受益,就是值得的。最后,他完成了人生第一本畅销书。写书是一件极其繁琐和苦累的活儿,支撑他写完的,就是内驱力。

我们能预期的是,会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短视频、直播的领域,但是重点不是在什么平台,用什么形式,赚什么钱。而是你的内容价值是什么?通过平台带来的用户怎么进一步和你产生联系?或者说,你应该怎么找到有价值感的事?你不妨从三个方面来思考:能自主、能胜任和有归属。

1、能自主

人都希望自己是有选择的。比较经典的管理和教育方法,就是给人以选择,给予自主性,提升成功几率。

有的团队里的人,幸福感比较高,因为很多时候,团队 Leader 能讲清楚的就是这个事情的背景和为什么要做。至于怎么做,做到什么具体的内容,这个完全由他们来定。但也有团队的风格是完全由一个人说了算,所有的决策和细节都由 Leader 来拍板,久而久之,大家做事会依赖 Leader, Leader 会很累,团队里的人也不会去承担任何决策后果和责任,最后可能沦为没有自我意识的工具人。在工具层面,人容易被物化,然后丧失主动性。

你要考虑的是,这件事你是否有很大的自主决策的空间?怎么争取和扩大这个空间?你是否愿意选择带来的责任?如果答案是是,那就做。

2、能胜任

虽说我们都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,但是能把一件事做好,正反馈很重要。如果能找到一些事,你能不断在里面得到正反馈,胜任感就会越来越大。

我刚到公司时,会想办法在每一次交付海报需求的时候,尽可能超预期交付。这样我就能得到更多的正反馈,因此我对海报能力就更有信心和积极性,这让我之后给公司出「增长海报课」的时候,游刃有余。

你要做的就是,尝试不同的事,然后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,在里面找到胜任感。然后重点发展它,把它当成你的“后花园”。

3、有归属

归属和联结是中国乡土的特色。费孝通马克思说,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。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,在编织意义之网的时候,需要联结他人,需要被关心和照顾。火影忍者里,鸣人的内驱力一开始来自伊鲁卡老师,之后来自卡卡西班,随着羁绊和联结越多,他也越强大。

黄徽在《爱的复利》里说,与自己关系越密切的人,对自己幸福感的影响就越大。换言之,如果一个人没有亲密关系,或者无法给身边的人创造价值,那这个人做事的价值感会很低。

你要为自己去构建良性的社会关系,和客户、合作伙伴、用户建立良性的关系,用善意去对待身边的人,你也会吸引这些人来找你。

我们能看到很多自媒体,用心做内容,然后通过内容来甄别和聚集一群认可他们的人,给别人提供价值的过程中,自然地获益,再好不过。

..

如果你接着往下看,就会有三段话去论述「自主」、「胜任」、「有归属」三个点,在阅读的过程中,有的朋友可能就会忘记「内驱力」才是我论述的核心,这三个点的作用是把「内驱力」更详细化。

所以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,要随时想着,这几个点,这些案例和内驱力的关系是什么?内驱力为什么重要?内驱力是怎么激发的?这样,你就能记住内驱力这个概念。

我这只是一篇短小的文章,你在阅读其它书籍的时候,一定要先去找关键的概念是什么。然后牢牢抓住这个概念,把它变成你的手电筒,去探寻它与后续内容的关系。

看完这3个方法,你会感觉之前的书都白读了

最后,你还需要把这个概念记录在你的笔记里,成为你可以索引的源头。一个概念对应一个笔记,笔记中方便你溯源,能通过时间和一些关键词搜到它就行。上图是我的课程中的笔记,我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也在进一步丰富我的笔记。以便于我下一次调用。

2、连接:提问机器

在听课的过程中,我有看到一些同学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心得。看完两节课后,因为一些课程知识没有完全吸收,加上自己工作也很忙,就陷入到了焦虑的情绪中,越焦虑越学不好,如此循环。

其实不管课程还是书籍,他们的作用都是帮你解决你的问题。如果有的信息,你无法吃透,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到需要它的时候。

L先生曾说过一句话,让我恍然大悟:我们为什么要去记住「作者讲了什么」

是呀,学习的目的就是「为我所用」

少楠曾在 flomo 的年度总结里说,他遇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情况,就是辞职后的一段时间,虽然有大量的阅读,但是每周周末都写不出内容。探究其原因,是因为脱离了实践的场景,而没有了「提问的机器」。原话如下:

当提问的机器不再运转,就会导致自己失焦,什么内容都看;另一方面导致自己缺乏了实践的土壤,只能转述别人的观点,无法验证。

这也让我意识到,如果之后的输出不是从自己正在做的事里去总结方法,产出自己的思考,那么这件事本身也不值得我去做。所以,我尽可能会去写自己正在遇到的困惑,哪怕这个困惑很少人会遇到。

那应该怎么构建自己的提问机器呢?

首先,你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提出问题;然后,你要带着这个问题去找相关的概念;最后,把这些概念进行连接和组合,最终构成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为什么要进行连接?因为信息和信息之间是有关系的,「自主」、「胜任」、「有归属」是并列的关系,然后被「内驱力」囊括。记录、连接、处理是时间的顺序关系。

3、处理:重构思考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(反正我有)?在看到一篇文章、一段话,感觉特别好,然后就转发、收藏,如果有时间,我会复制这段话到我的笔记里,备注一些标签或关键词,心想着以后一定能用上。然而,这段话就像被皇帝打入冷宫,再也没有和你相见。

对新知识的复制粘贴、收藏转发,并没有什么用。学习的本质是新的神经元和旧的神经元的连接,也就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连接,通过联系自身,用自己的话对学到的知识进行重构,然后输出,才能完成对知识的消化。

怎么消化呢?这需要你用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「处理」。

成甲在《好好思考》中提到了一个「不读书法」:如果你看到了有意思的知识点,先合上书10分钟,然后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。

  1. 这个知识点用一句话讲是什么?
  2. 为什么给到我启发了?
  3. 能连接上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吗?
  4. 我能用一个类比来解释它吗?
  5. 我能把它运用到什么地方?

比如,我之前看过在黄徽的《反内卷》中看到一个概念叫「身份感」,书中说,仪式感会唤醒身份感。我觉得很有启发。仪式感和身份感两个概念就这么神奇地连接在一起了。

身份感在营销上也能应用,能唤醒顾客的身份,从而刺激顾客下单。之后,我在社群运营的招募文案中,我按照身份感的方式做了优化。因为涉及工作内容,这里只做简化。

改之前:

【XX设计打卡征稿有偿招募】

【招募背景】为锻炼打卡用户的XX设计能力,提供更好的打卡服务升级,预备开启XX设计打卡征稿活动,协作共创!(ps:该项目实际已持续3个月,打卡参与人数300+,你们每个人对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!)

【你将获得】……

改之后:

【线上招募:XX项目设计负责人(短期)】

【背景】「XXXX打卡」是从2018年启动的设计公益活动,已经帮助了上万名设计师从零基础开始,逐渐找到设计方法,培养设计手感。

但是目前面临设计迭代更新的问题。我们想把这个机会让给咱们XX的同学们。你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,都用在这个短期的项目上。帮助更多同学,提升设计能力。

【你可以获得什么】……

第一版中,被招募者的身份是一个被聘用的人力,这样会让人去关注能领多少钱(我们给的奖励金并不多)。在第二版里,他们的身份是设计负责人,是帮助别人的热心人,是我们内部社群的成员。

仪式感激发身份感,正式感会影响仪式感,所以文案处理得相对严肃和正式一些。改版后,报名效果确实会好一些。

写在最后

其实的这篇内容,也是在践行「记录、连接、处理」的方法(套娃了),因为文章的框架和部分内容,是我在这周课程中学到的。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心理学和大脑的知识和原理,这里就没有一一举出、论据,所以有逻辑不严密之处,还望见谅。

如果想深入地学习,光看这篇文章肯定是不够的。建议你尝试用「记录、连接、处理」的方法去阅读和学习,然后连接你已经学到的知识,然后做一次深度的处理。

感谢阅读,一起进步。